Skip to content

三、入定之前,先说出定

在说入定之前,我们先说出定,为什么呢?
因为有些人,经过累世的修行,在特殊的场地、场合,他无须从浅的往深的修,他甚至于在一上座的时候,就能够坐进去很深,这个时候,他的修学还如法吗?当然如法,因为佛法不是讲究断见因果。我们之前的这些生生世世,如果没有好的福报,没有好的修学的话,这一辈子也碰不到佛法。如果有好的修学、好的福报,碰到这个法,我希望大家,能够珍惜地对待,因为像现在这样,能够很真切、真挚地来讲说佛法的概述的人,已经不多见了。那些所谓的大乘的菩萨学说,误导太多。

何为走火?

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明确,当一个人在禅坐,能够心置一处的时候,会有一个现象发生:他的清气上升,浊气下降,心越来越微细,这一种清晰、清澈、明了的气息会往上强劲的走,而浊气就会往下降,此时已经形成了一种环境,如果突然来一个声音打扰,例如外面放一个炮仗、汽车的喇叭声等,而你这时又立即睁眼,就容易“走火”。

什么是走火?
当一个人的清气上升,浊气下降的时候,遇到特殊的因缘,切记切记不要马上地睁眼。因为哪怕就是初禅的定,当我们进入初禅的定以后,呼吸微细下来,心也会微细下来,对于身体的感知能力会有一些下降,这个时候,如果你猛地一睁眼,身上的这种次序被打乱,容易留下这种状态。这种状态,按照我们平时的理论知识,叫做“走火”。

走火最明确的现象是:头会胀痛,就好像顶着一个大锅,很重;情况再严重一点,他的眼、耳、鼻、舌会溃疡、上火等,这就是走火。当然“走火”也不用害怕,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深入禅定、下座后多经行、喝一些凉茶或者吃一些中药来进行调整,把头上的火气调下来。

所以说,入定之前,我们先说出定:当一个人心很微细、安静的时候,不管遇到什么突发事件,就比如说你在这里打坐,旁边楼下放个炮仗,或者是楼下有大卡车摁喇叭,或者是有人触碰你的身体的时候,你一警觉,身体一惊,切记切记:此时你不要马上睁眼,你应该继续闭着眼睛,心念放粗,呼吸放粗,把手搓热,然后用搓热的手掌洗一洗脸,手指捋一捋头发,感知全部的身体以后,再来睁眼。这样的话,打坐才对人体有益,而不会产生病结,这也就避免了走火。

注意:“走火”和“入魔”是两个事情。

何为入魔?

入魔是什么:当一个人的心在追求境界的时候,由于心的不明确,他又想要追求境界,属于处在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,这时他就会给自己编排一些状态或境界,如果跟着这个境界跑了,自己心里产生幻觉,我们这叫入魔。所以走火和入魔是两件事情。

一个人如果能很明确自己的修行状态,一般都不会在这两点上犯错误。

关于入魔,再多说一点:你的身心之外没有一尊佛,那也就没有一个魔,佛是你自己,魔也是你自己。当你在修行的时候,你在分别、执着禅坐会不会给自己带来神通,或者在禅坐中,祈求哪一尊佛菩萨,会不会与之相印呀,这个时候,当人在禅定中,有了这种攀缘的心,而产生的境界,这叫做入魔。那有的人,他就会出现:一祈求,某某菩萨就现前,或者是看到什么样、什么样的光明,其实这都是入魔或者是入魔的前奏。切记切记:心里想的和你做的是同一件事。你如果是在专注于呼吸,前面不管是释迦佛还是观音菩萨亦或是文殊菩萨,那一定不是你要的东西,那是魔。怎么样去避免这件事情呢?不要去管它,你只管关注呼吸就好,外面来的任何的境界、相都是你不需要的,把它放下,某种程度来讲,这就叫放生——放下自己这个老众生。放生不是你买点鱼虾然后放掉:哎呀,我今天放生了,我要一个好一点的果报,那不是放生,那是在跟佛菩萨做生意呢!